▲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中心特邀研究員周久財做主旨演講。


新京報訊(記者柯銳)2025年5月28日,由中國老齡產業(yè)協會、新京報社主辦的第三屆老齡產業(yè)發(fā)展論壇在京舉辦。開幕式上,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中心特邀研究員周久財表示,老年群體是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,老年旅游大有可為,但不能把老年人僅視為錢袋子,做好老年旅游需要有情懷。

老年群體在旅游市場很有分量

周久財表示,我國的養(yǎng)老以前主要依托家庭,現在隨著家庭規(guī)模變小,少子化現象加劇,甚至一些家庭選擇不要孩子,家庭的養(yǎng)老功能正在弱化。因此,必然要由社會功能來替代補充。這是我國老年群體的一個特點。


另外一個特點是,新一代老年群體物質基礎比較好,這些人的需求日趨多樣化,尤其是主動型的需求在增加。從文旅消費來看,老年群體在旅游市場中非常有分量。周久財指出,有錢、有閑是旅游的基礎,而老年人恰恰具備這樣的條件,所以老年群體的需求也一直是他們關注的重點。


周久財介紹,從整體來看,旅游市場已發(fā)生很大變化。其中一個變化是,團體游越來越少,現在團體旅游占全部旅游市場的不到3%,大部分是散客出游。但是旅行社所組織的團體游主要集中在兩個群體:孩子和老年人。


周久財表示,對于老年群體,旅游服務在不斷完善,但是對老年群體這個市場的特征、特殊需求還是關注得相對不夠。他認為不要以為老年人參加個團,還像以前那樣跑馬觀花地走線路,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。老年人畢竟是見過世面、開闊了眼界的,再用一般的傳統(tǒng)產品供給是不夠的。


所以,在周久財看來,從出行偏好來看,老年群體的旅游節(jié)奏要慢。他分析說,這幾年出現了一種快節(jié)奏、特種兵式旅游,低消費,跑得多,這更適合年輕人,不適合老年人。同時,老年人因為感情經歷豐富,喜歡山水人文的內容,一般的產品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。


當然,老年人出游還有一些特殊的需要,包括輔助性服務。例如有些老年人可能對于智能服務跟不上,不會使用,可能就需要人工提醒幫助。還有就是需要有意外保險的保障。

不要簡單地把老年人看作錢袋子

老年群體是旅游市場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,在周久財看來,做好老年旅游,需要創(chuàng)新。這種創(chuàng)新的一個重要前提是,不要簡單地把老年人看作錢袋子。


周久財認為,做老年群體旅游市場,要有一種情懷,因為人都會老。不要簡單地把老年群體當作一個金礦。老有所養(yǎng),幼有所教,病有所治,鰥寡孤獨者皆有所依,這是傳統(tǒng)社會的理想。他強調,要有一種社會責任,帶著一種情懷去做這件事情,去服務這個群體。


周久財還分享了國際上兩個經驗。一個是分時度假,這很適合老年人。它不以買產權為主,而是買使用權,同時在平臺上可以隨時交換,這樣就可以在很多地方都享受到這種服務。


周久財表示,其實這個思路很好,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傳入我國了,但是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,把錢收來以后,卷款而逃。他認為不能因噎廢食,分時度假還是很好的經驗。


另外一個就是時間銀行。周久財介紹,這個概念來自瑞士。他解釋說,時間銀行的意思是,在能動的時候去做養(yǎng)老的義工,不要錢,也不是志愿者,但在銀行里要給存上,比如半天三個小時做養(yǎng)老服務,就在這個銀行里存上三個小時,等老的時候,可以優(yōu)先享受三個小時的服務。這解決了時空的跨度問題。

旅游業(yè)被“社會帶著走”

在周久財看來,改革開放40多年,旅游業(yè)發(fā)生了重要的變化。前30年是市場推著走,市場要什么,旅游業(yè)滿足需求就好。近十幾年是投資拉著走,目前正在發(fā)生一個重要的變化,就是社會帶著走。


周久財舉例說明什么叫社會帶著走,淄博的燒烤算是旅游產品嗎?不是,但是它能凝聚那么多人,火得一塌糊涂。貴州的村超、村BA是旅游產品嗎?也不是,但它能凝聚人。所以說,不光要有服務的情懷,更重要的要關注人的情懷追求。對于老年人,尤其如此。


周久財還強調,旅游業(yè)以品牌為要。不能簡單地做一個團就算一個團,這是短期行為。短期行為很可能變成蒙一次是一次,坑一個算一個。但這樣走不遠,很快會被市場淘汰。他表示,對老年人來說,要更注重老年服務、品牌的塑造,要立足走長遠,這個市場足夠大,足夠做的。

編輯 鄭偉彬

校對 楊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