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京報訊(記者劉洋)今年的聯(lián)合國中文日活動的主題為“中文:穿越時空的禮物”,4月18日,在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(qū)科教大樓內(nèi),一群身穿漢服的留學生在走廊內(nèi)閑庭信步,有些留學生穿上大褂玩起了投壺等傳統(tǒng)游戲。當日,北京交通大學國際中文日活動舉辦,該校留學生通過中文學習與趣味體驗深度融合,在輕松歡樂的氛圍中感受中文與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


留學生們體驗包湯圓活動。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


科教大樓的負一層是國際留學生的教室,4月18日下午,這里被裝扮成了一個“文化大觀園”,電梯門一開,一群群穿著中國傳統(tǒng)服飾的外國留學生讓人眼前一亮,他們手持“通關(guān)文牒”、仿佛穿越回中國古代,開啟文化探索之旅。在“競技場” 里,留學生們通過投壺、孔明鎖等傳統(tǒng)游戲感受古人的智慧與巧思;“皮影館” 內(nèi),學生們用簡潔的中文操控皮影,演繹著《西游記》《盲人摸象》等傳統(tǒng)故事;“經(jīng)典” 傳誦區(qū)域則是挑戰(zhàn)詩詞背誦,詩歌下方標注了拼音,留學生們邊拼邊讀,和同場的中國學生學習如何抑揚頓挫地吟詠,現(xiàn)場笑聲不斷……


留學生們了解中國詩歌。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


不僅如此,該校還把古琴、竹笛、葫蘆絲等中國樂器,打月餅、搓元宵的器具,以及麻將、象棋等傳統(tǒng)棋牌一起搬進了會場,活動豐富有趣、雅俗共賞?!拔易罡信d趣的是茶道的體驗,在我的家鄉(xiāng),用熱水泡茶就行,特別簡單,中國的茶藝很復雜,我學會以后可以給家人泡茶,教他們養(yǎng)生?!北本┙煌ù髮W物流管理與工程專業(yè)研一學生唐一泓(中文名)來自土庫曼斯坦,她身著黑色漢服,馬尾扎得很高,看起來像古代的武將。來自蘇丹的機械工程專業(yè)大一學生馬昊則頭戴儒生帽、把自己打扮成書生,他喜歡皮影戲,在演繹的過程中還鍛煉了自己的中文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活動還設置了獎勵機制,學生們手中的“通關(guān)文牒”可以集章,在三個游戲點體驗并蓋章成功就能解鎖“御膳房”和“非遺手工坊”,可在其中體驗制作糖畫、品嘗花茶,或體驗書法臨摹、竹編等非遺技藝,領(lǐng)略傳統(tǒng)手工藝的魅力。最終,蓋章最多的同學榮獲精美的漢服及“翰林學士”稱號,成為這場文化之旅的“大贏家”。


留學生全程用中文給大家表演皮影戲。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

“本次活動的最大特色在于沉浸式體驗,留學生們將在各種活動中對中文魅力進行深度挖掘?!北本┙煌ù髮W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劉曉芳介紹,已連續(xù)舉辦4年的北京交通大學國際中文日活動,是對中文魅力的深度挖掘,也是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傳承弘揚,今年的活動將覆蓋約三百名留學生。提到今年的活動“亮點”,劉曉芳介紹,今年活動以學生們?yōu)橹鲗?,讀中文課和國情課的留學生事先通過查閱資料、學習技法,再在現(xiàn)場擺攤,教給前來體驗和互動的學生們,“中文日活動創(chuàng)建了一個非常好的應用場景,平時課堂上只是老師教、學生聽,今天就把學習的中文知識應用到了傳統(tǒng)文化的場景中,借此加深其對中文的理解?!?/p>


編輯 繆晨霞

校對 趙琳